《关于持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、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》结束了古路村村民打着昏暗手电筒回家的日子;《关于推进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的建议》推动古路村连通5G,融入“信息高速”时代……

去年,全国人大代表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郑望春提出的建议受到关注,并得到相关部委高质量办理。
今年从北京归来,回到家乡的郑望春着实有点忙,看饮水工程进度、听游客新需求、问产业发展、讲两会精神……田埂上、火塘边、骡马道旁,彝语、汉源话切换自如,到处是他走家串户、宣讲政策的身影。

近日,永利彝族乡古路村气温骤降、雪花纷飞。听说郑望春特意挤出时间为大家集中宣讲全国两会精神,村里的党员、村干部、村民代表纷纷赶来村委会,大家围坐在一起聆听。除了古路村村民,相邻的莫朵村村民也闻讯而来,低温降雪依然挡不住乡亲们的热情。
为让政策宣讲更接地气,让大家更容易理解,郑望春采用“彝语+汉源话”的形式开展,并鼓励大家现场提问。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,满满当当地记录着乡亲们的意见建议。
“只要老百姓挣得到钱,我们自然就高兴。”
“无人机打药,按一亩地多少钱来算,不仅可以解决老百姓人工投入,也可以提高效率。”
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”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学习运用‘千万工程’经验,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,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”“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”“制定促进生育政策,发放育儿补贴”……郑望春把全国两会精神中涉及农村发展、民生改善等内容,结合古路村实际,举例说明、一一道来。
“今年两会期间,我提出了一件建议,是针对60周岁以上老人、12周岁以下的小孩,以及没有经济收入的人员,适当调低医保缴费标准。我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政策,减轻大家负担。”郑望春一说完,现场立刻响起掌声。
脱贫户代照军今年69岁,妻子63岁,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400元,他和老伴儿俩人的医保共计缴费800元。听到郑望春把他们的心声向大会提出,内心很是感动。
“我今年还提出了《关于有效保护好野生动物,避免对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建议》,就是既要保护好野生动物,也不能让老百姓利益受影响。”
听到这里,在场的群众再次鼓起掌来。
“郑书记提的这个建议相当好,希望今后得到解决。”村民郑艮君深表认同。
作为从“悬崖村”走出来的代表,郑望春是家乡变化的见证者,也是扎根一线为民生呼吁的建言者。2025年全国两会已经圆满闭幕,怎样把好政策转化为村民实实在在的好日子?郑望春的思路很清晰:要继续利用多种形式,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一线。抓住政策机遇,做好土特产大文章,大力发展林下经济,推动古路村的农旅融合产业持续向好,老百姓在产业收入上更加稳定。